据泸州新闻网消息,2022年以来,泸州市聚焦产业和企业创新需求,借鉴科技特派员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创新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管家式”“顾问式”增值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确立联系服务、需求挖掘、分析研判、发布对接等八项机制,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库—泸州技术转移中心—泸州市科技局三级科技问题解决网格,建立问题自下而上反馈、自上而下解决的闭环式研判解决链条。
2022年以来,泸州市借助本地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资源,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选派副高级职称以上科研教学人才共312名,组成企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围绕泸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机械制造、白酒酿造等7大行业领域,组建23个科技特派团,每个特派团选派10名—2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对996家重点企业开展定点联系服务。
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科技“管家”们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为企业“把脉”。针对企业遭遇的技术瓶颈,牵头组建专业团队进行集中研判,提出可行性方案,展开技术研究。2023年,企业科技特派团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00余万元。
为让企业科技特派员焕发持久生命力,泸州市出台《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每名科技特派员提供1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同时,支持科技特派员联合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将科技转化成果数量及收益、孵化企业数量、企业产值、带动就业等指标纳入职称评定体系。
截至目前,12个科技特派团、312名“企业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996家,挖掘技术需求575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24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3家,帮助115家企业获各类贷款共计18.8亿元,助力71家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0%。新增专利成果200余项,新增利税1.5亿余元。
来源:泸州新闻网